變“投毒滅鼠”為“環保滅鼠”
本報訊(記者布日古德 通訊員伊蘭)六月的鄂溫克草原綠意融融,而該旗錫尼河東蘇木部分嘎查草場正遭受草原鼠災。錫尼河東蘇木布日都嘎查牧民已行動起來防治鼠害。
錫尼河東蘇木布日都嘎查是東蘇木草原鼠害最為嚴重的地區。記者在該嘎查朝魯呼一帶看到了這樣的景象:鼠害形成的土堆隨處可見,一片片、一串串的散落在草原上,星羅棋布,令人觸目驚心。據嘎查負責人介紹,目前受災面積已達20多萬畝。
據生活在這里幾十年的牧民巴圖孟和說,鼢鼠成年累月地在草原上挖掘、啃食、破壞植被,破壞土壤,翻出來的小土丘上不能再生長牧草,造成水土流失及小氣候的變化,破壞了畜牧業賴以生存的草原生態環境,給當地牧民生產生活帶來不良影響。
面對災情,從今年5月開始,錫尼河東蘇木以及布日都嘎查組織牧民治理草原鼢鼠。和以往不同的是,這次滅鼠采用的方法是這一地區具有“滅鼠大王”之稱的牧民巴圖孟和發明的人工吊鉤捕殺的方式。這種滅鼠方法有效避免了“投毒滅鼠”對草場的化學污染,被當地牧民稱作“環保滅鼠法”。僅幾天,牧民們就捕殺了200多只鼢鼠。
牧民們告訴記者,通常在春秋兩季,鼢鼠活動頻繁,留下的痕跡、新鮮的土堆也特別多。一個鼢鼠一晚就能堆幾十個小土丘,有的土丘高達30公分。
(發布日期:2012/6/8 12:32:06,點擊率:8585次)